2024-12-03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課題,更是改革課題。中國銀行作為國有大行,堅持干字當頭,以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錨定做好“五篇大文章”重點任務,緊緊抓住重大政策機遇,持續優化金融供給結構,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加快自身變革,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為此,特推出《改革向“新” 中行答案》系列報道之青島篇,為您講述中國銀行以改革發展作答時代的金融故事。
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以下簡稱“青島中行”)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找準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著力點,支持新產業、新模式的活力競相迸發,助力島城企業在新的賽道領域形成競爭優勢,讓新質生產力在青島這片科技創新沃土結出碩果。
支持技術求新 “新金花”增添“強動力”
鋼結構行業由于其節能環保、循環使用的特性,符合建筑節能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要求。在青島上合新區東方鐵塔生產廠區內,鋼結構類產品生產線的技術化改造正在加快推進,各類產品技術升級加速研發。作為國內少數能夠生產最高電壓等級1000kv輸電線路鐵塔的企業之一,公司具備業內領先的新產品、新工藝和設備工裝的開發能力,擁有百余項專利,是行業頭部的大型鋼結構生產企業。
“在技術創新方面,企業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及市場競爭能力。青島中行為企業配置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上線企業網銀在線保函服務平臺,同時為產品研發、日常經營周轉提供流動性資金支持,充分滿足各類業務需求,為公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青島東方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花引得百花開。青島中行專門設立科技金融中心,統籌制訂對科技企業的服務策略,牽頭各相關部門及機構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方案。在轄內3家分支機構同步設立科技金融中心,建成5家科技金融特色網點,不遺余力支持符合全市產業布局的重點產業、支撐全市發展的重點項目,提升產業發展活力,努力為青島市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新的“金花”,推動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力度、廣度和精度不斷提升。
助力產品創新 “鏟運機”實現“青島造”
預熱、引弧聲響起,焊槍在設備上緩緩移動……在青島中鴻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裝備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焊接、組裝礦山無軌采礦車輛“鏟運機”。從引進消化到自主創新,中鴻重機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球無軌設備著名生產企業,專注于地下礦山鉆爆及礦石搬運開采設備的研發制造,擁有知識產權33項,實現了中國無軌設備從0到1的跨越,為全球50余家礦業企業提供服務,用硬實力扭轉了被“卡脖子”的窘境,產品也從最初的機械控制階段逐步邁向智能化控制的高端階段。
“以往的礦山無軌設備大多依靠國外進口,我們在設備研發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堅持打造一站式礦山數字化、智能化產業基地,從概念策劃、方案設計到生產制造全部實現自主知識產權。青島中行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目前設備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自主化、智能化,智能礦山等無人駕駛設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青島中鴻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為支持“鏟運機”實現“青島造”,青島中行以金融助企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優化授信政策、提高服務質效、加強資源配置,針對企業科技創新研發需求,為企業核定8000萬元授信總量,打通金融服務新脈絡,重點扶持企業完成從“制造”到“智造”的成長,推動科技和產業發展由“跟隨者”向“引領者”轉變。
近三年來,青島中行科技金融貸款累計新增超190億元,增幅達232%。截至今年9月末,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超270億元,當年新增超110億元,充分滿足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需求,科技金融信貸規模持續擴大,為提升青島乃至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注入新的中行動力。
推動產業革新 “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涵蓋了眾多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方向。
遠程預警、精準定位、全程跟蹤、全時職守、自動處置……由青島中科防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低空立體安防體系正全力保障某大型活動低空安全。作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該公司自身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光雷電聯動1秒鐘識別并控制黑飛無人機技術在反制無人機行業領域達領先水平。由于低空設備更新迭代速度極快,對企業科技研發、技術更新、設備測試以及推廣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創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科防務加快推進技術升級過程中,青島中行充分考慮科技型企業資金研發投入大、提款速度快、要求高的特點,發揮中銀信貸工廠優勢,分層分類精準施策,針對企業實際,通過“惠如愿·專精特新貸”,為企業提供500萬元純信用貸款,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今年以來,青島中行信貸工廠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新增近200家,貸款金額較年初新增近9億元,加速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把普惠金融實實在在的好處“惠”到實處,著力提升普惠貸款增量擴面、提質增效,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