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95566信用卡熱線:40066 95566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中行 > 消費者權益保護
網銀登錄

2023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系列宣傳:保本高息?餡餅還是陷阱?

2023-03-17

一、案件介紹

近日,我行接待了一位老年客戶,要求將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因距到期日僅剩十余天且金額較大,我行工作人員便仔細詢問老人資金用途。經了解,該客戶表示在社區參加了一個理財講座,宣講的產品不僅保本還高息,但是額度有限,因此老人這才急忙到銀行提前支取尚未到期的定期存款。

我行工作人員在充分了解情況后,初步判斷客戶存在被詐騙的風險,于是立刻對其普及了金融詐騙常見手段以及類似案例,但該老年客戶認為自己參加的講座非常可靠,身邊已有人購買,擔心剩余額度不多,便欲換其他網點辦理。我行工作人員見狀當即通知了該客戶子女,待其子女到達后再次進行了相關風險提示以及金融知識普及。經過耐心講解后,該老年客戶打消了購買所謂保本高息理財產品的念頭,并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負責表示感謝。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不法分子以“保本高息”、“養老無憂”、“額度有限”等煽動性話術進行虛假宣傳,誘導欺騙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參與投資進而實施金融詐騙。同時,部分消費者缺乏理性投資意識,易受周圍人影響,盲目跟風,從而掉入保本高息陷阱。

三、案例啟示

(一)樹立理性投資觀念

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投資觀念,正確認識投資收益與風險的關系,警惕“高收益”騙局,充分評估自身理財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切勿輕易相信所謂的“穩賺不賠”“無風險、高收益”宣傳。非法金融產品承諾的收益雖高,但高收益一定伴隨高風險,天上不可能掉餡餅,消費者切忌心存僥幸。

(二)謹慎選擇投資渠道

消費者要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購買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服務。要注意查驗相關機構是否具備經營資質以及銷售人員是否取得銷售資格。要選擇正規營業場所以及官方線上渠道接受金融服務,該錄音錄像的要錄音錄像。對不明的電話、鏈接、郵件推銷行為保持高度警惕。不隨意提供個人信息、金融賬戶信息,不輕易點擊不明鏈接,不向不明第三方轉賬匯款。

(三)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消費者要樹立理性維權意識,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身權益。同時,切勿相信“代理維權”承諾,隨意簽署相關合同等文件,避免個人信息泄露,造成除財產損失外的二次損害。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