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95566信用卡热线:40066 95566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中行 > 消费者权益保护
网银登录

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系列宣传:北京中行“智慧反诈”案例

打造“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专区”

2025-03-11

一、案例背景

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携手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项目,联合设立了反诈助老微站点——“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专区”(下称“专区”)。

二、案例亮点

专区位于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大厅,大厅总面积1800平方米,大厅挑高29米,分别受理个人储蓄业务、对公结算业务、跨境金融业务和普惠金融业务。专区开放时间为早9点至晚17点,占地面积42平方米,采用了半开放式的布局。体验内容突出“全龄参与+趣味互动”两大属性,采用“多维度案例+交互体验”的方式,设置了“防骗电话体验亭”“火眼金睛VR互动”“防骗故事会”“反诈骑行体验”等多种互动装置,深度还原了多种诈骗场景,让参观者“面对面”了解诈骗套路,“亲手”揭开诈骗骗局,进而提高反诈防骗意识。

此外,专区还提供了来自银行专业人士和蓝马甲志愿者的防范技巧讲解和模拟场景体验;现场循环播放微电影《新市民的创业故事》《一念之间》、动画片《老年人反诈“见招拆招”》等反诈宣传视频;设置“老年人防骗关键词”专题展板,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进行防骗知识普及等服务,提高全民特别是老年群体反诈防骗意识。

专区内各区域及功能介绍如下:

防骗关键词展板:

蓝马甲“老年人防骗关键词”展板结合老年人被骗的真实案例,提炼了防骗关键词,比如“中奖、免费、赠送、低价”等这些容易诱导老年人上当的话术,通过直观的形式,帮助老年人有效“避坑”,唤醒他们的反诈防骗风险意识。

防骗电话体验亭:

“防诈骗电话体验亭”,当客户拿起听筒,随意按下1~6数字键中的一个,便可接听到模拟诈骗电话,里面有最为常见的冒充银行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和冒充客服退款诈骗的录音。通过模拟接听诈骗电话,可以身临其境体验骗子话术,帮助我们了解诈骗套路。

滚动播放影片:

视频播放专区会循环播放反诈题材的宣传视频,包括微电影、动画片、音乐剧等多种形式。视频中看到的演员,都是来自北京分行各个岗位上的一线员工,视频凝结了分行为客户守护金融安全的初心使命。

反诈盲盒:

屏幕上有8个反诈盲盒,里面对应模拟了8个常见的高风险支付场景,比如游戏充值诈骗、网贷诈骗等等。客户可以随机抽取一个,进行沉浸体验。这是一个针对老年人推荐股票的骗局,在结束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二维码,通过支付宝扫描后将出现模拟的转账页面,反欺诈中心会进行风险排除提醒。

数字人民币展示区:

中行奥运及数字人民币展示区,展示了中行在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发行的信用卡、纪念奖牌以及冬奥会火炬等。这个区域同时展示了各类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它是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实现数字人民币的相关功能。在北京冬奥会服务期间,累计为奥运村内客户开立和兑出数字人民币钱包5000余个,累计消费13万笔,彰显百年中行作为唯一一家双奥银行,在国家重大活动中的责任担当。

火眼金睛VR互动:

是一款VR互动游戏——火眼金睛。戴上VR眼镜进入游戏,客户即化身成为反诈专员,通过光标移动到不同角色的身上触发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判断是否涉及诈骗。如果判断涉诈,将呼叫公安机关来进行逮捕,以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树立防骗意识。

反诈骑行体验:

是一款骑行充能装置,客户在办理业务之余可以在这里进行动感单车的互动体验,通过骑行,点亮面前的防骗意识灯,通过新颖形式帮助加深印象、牢记防骗口诀。

三、经验总结

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北京市分行设立的“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专区”是打造“智慧反诈”新模式的有力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金融监管要求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个宣传窗口为广大市民搭建系统学习金融知识、强化反诈防骗意识的平台,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信息